持續高溫天氣,棉花三天一個樣,進頭水、化控、施肥怎樣判斷掌握
對于石河子等北疆棉區,從5月20號開始連續的高溫天氣持續至今,同時每天還間歇性地刮點小風,幾乎三天時間棉田中的棉花就會有個變化。我們觀察到目前大部分棉田,已經快速的出現了蕾芯相平的癥狀,也就是蕾和棉花頂芯相持平的癥狀。這代表棉花主莖的生長非常緩慢了,可能超不過0.5公分的日生長量了。
那么,當下這樣子的棉花情況,我們水前還要不要打縮節胺呢?
具體判斷,我們可以根據進頭水前一個星期棉花的生長是不是旺盛來定,如果棉花生長是旺盛,說明棉花整體(不管是從土壤肥力,還是品種特性,土壤持水量等)是比較強的,同時如果我們的棉花現在只是剛剛蕾芯持平或者是略微的芯比蕾高一點點,那么我們可以少量打一點安全劑量的縮節胺,0.3克就行,以防澆完水之后棉花猛長。
如果現在棉花已經是蕾芯持平的情況下,棉花頂芯比蕾略微偏低了,我們就可以不用打縮節胺了。
持續性的高溫天氣對棉花打縮節胺也帶來了一定影響,如果我們按照前三天棉花的生長量和溫度來判斷而去定縮節胺的量,肯定是不行的,三天的高溫帶來的變化是很大的,同時高溫會影響到縮節胺使用的實際效果,會使效果加重。
2019年6月20號到6月26號這段時間里很多人給棉花打縮節胺的時候,根據自己的判斷打了縮節胺,沒有想到打完之后卻遇上了連續一個星期的超過35℃的高溫天氣,造成了棉花主莖抽不出來,三四個蕾憋在一起的現象,直接影響到了棉花的打頂尖。
所以現在對于已經停止生長或者是略微出現旱象的棉田,建議頭水不要打縮節胺,我們可以等到頭水澆完之后觀察棉花頂芯的生長情況,同時插上生長尺觀察棉花的日生長量,用生長量來衡量究竟打多少克縮節胺。
要強調的第二個事情,就是這些天很多棉田要噴施硼肥了。
我們打硼肥的作用是提高棉花開花之后的花粉管的長度,硼肥是花前噴,花后用,這就有一個吸收轉化的過程。同時要注意我們一定要噴到蕾上面才能起到作用。
現階段我們的棉花不論是三個蕾還是四個蕾,最少有兩個蕾是還沒有完全展出來的,在葉片底下藏著。都知道蕾見花是二十八天(今年預計可能二十二天就能開花),有一個轉化的過程,所以硼肥的噴施也不能過早,不然會影響到硼肥的發揮效果。
那么具體什么時候噴施呢?
建議:
第一次噴施硼肥,是在棉花四到五臺果枝的時候,而且是最上面的果枝伸出兩到三公分的時候,我們第一次噴施硼肥,建議使用量30克。
第二次噴施硼肥,是在棉花六到七臺果枝的時候,第六到七臺果枝普遍伸出兩到三公分的時候我們去噴施第二遍,用量依然是30克。
第三次噴施硼肥,是在打完頂第一次重控的時候,因為這個時候如果是人工打頂的,蓋頂桃的蕾也現出來了,我們噴施上硼肥,用量40克。
注意:噴施標準是讓每一個有效蕾上全都能沾上硼肥,吸收上硼肥。因為硼肥有一個特性,你噴到哪一個位置它就作用在那一個位置,它不像其它的營養元素會在莖葉中隨著細胞液移動,硼肥在葉片中移動距離非常小,幾乎就是不移動,硼肥如果噴不到蕾上就起不到延長花粉管,提高授粉率的作用。
最后在說下澆頭水的水肥運籌。
我們常說棉花六月塑株型,棉花塑株型既要塑高度也要塑寬度,比如說今年棉花的打頂高度是65公分合適還是75公分合適,我們就得結合自己棉花的密度來定。今年棉花的密度都很高,低于1.2萬株的非常少,棉花的密度一旦超過1.3萬株的情況,就一定要把株高往下放。把株高往下放并不是說就不讓長果枝了,而是要把棉花結尖往短里控。
所以說今年稠密棉花的水肥運籌,頭水怎么樣澆就要特別注意了,我們現在的主攻方向是讓棉花的主莖生長,但不是竄著長而是穩長。
關于頭水我們一定要把控好水量,今年棉花的頭水一定要澆透。這里所說的澆透是指達到與底墑相連的結果。這段時間到地里挖墑,35公分已經基本上沒有墑了,我們澆透的第一點就是深度的問題,現在不管是夾帶還是邊帶,我們讓水往棉花的邊行子往外擴上10公分左右,也就是到膜邊。
水到膜邊了之后,我們可以用鐵锨挖一下深度,或者最簡單的方法我們拿一根鐵棍子或者較硬的直棍子很輕松的能插到40公分的深度就代表澆透了,沒有太大問題了。我們頭水能澆多深,水形成隔層隔膜就會深一些,后期澆水的程度就會強一些。
棉花頭水前縮節胺使用參考,水前是否打縮節胺,打多少量。
1、生長點與蕾相平,前期生長勢較旺,建議0.3g,(不敏感品種),插生長遲,水后結合生長量補打。
2、水前生長點低于蕾,不建議打化控,水后根據生長量補打。
生長量參考值:蕾期0.8cm_1.5cm。
對于硼肥的使用技術建議:
4臺果枝第一次噴施30g,7臺果枝第二次噴施30g,打完頂第三次噴施40g。
所謂果枝不是現蕾了就叫果枝,一二式果枝品種果枝伸長3CM算一臺果枝。(個人見解)
現階段棉花主攻目標6月塑株型,同時促蕾、促莖。是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并進期,促主莖生長的同時要控好節間,防止徒長旺長。
水肥運籌:
頭水澆透,(建議水到膜邊后用細棍子插,很輕松40CM),用肥5_6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