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農業不好干,原因非常多,有疫情原因,有國際影響因素。終歸一句話,國家要確保糧食安全。相應的,在今年兩會上,農業相關的代表和委員提出國家應繼續加大扶持農業的力度。那么,扶持農業的政策和錢給誰呢?又是給到那些方面呢?
從小編了解到的各方面信息來看,今年直接發給農民的各項補貼(生產者補貼、地力補貼)額度會保持穩中有增,而新增的國家支持將會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主?。ㄐ滦娃r業經營主體——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生產公司等)
“目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發展仍面臨著諸多困難:農業基礎設施仍較薄弱,農技應用水平不高,融資難、融資貴等?!?月28日,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潢川縣駐鄭州流動黨工委書記黃久生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建議加大扶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壯大,發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助力鄉村振興的作用。
黃久生分析,近年來,農業經營方式在不斷轉變,各類扶持政策相繼出臺,隨著我國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合作社以及龍頭企業為代表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日益壯大,但與我國龐大的農戶基數相比,現有的新型農業主體的占比率還是比較低的。
黃久生建議,為推進農業現代化,促進農業穩產保供和農民增收,應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同等對待;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業生產環節給予保險補貼同樣對待;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技術推廣和研發上給與補貼同樣對待;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因規模大小給予融資差別。同時,加大對農業生產基礎設施的資金投入,政府統一投資建設農業用水、用電、道路、通訊等公共基礎設施;新建或共建農機庫棚、糧食干倉儲烘、果蔬冷鏈物流基地等設施設備,加大現代農業保障力度;
對確定為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新型經營主體,在農產品生產環節提高農業大災保險補貼標準,減輕農戶資金壓力,減小自然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降低農戶和新型經營主體生產風險,增加收入;加大對農技資金投入力度,對新技術新產品的推廣、技術的研發、專業人才的培訓等機構給予財政獎補,強化農業應用技術的普及,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以提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水平。
來源:駿景農業